

点击隐藏内容登陆免费获取资料
公顷和平方千米,暑假孩子的数学敏感期
其实每个暑假,家长都能感受到孩子有点既放松、又有点失重的感觉。学业嘛,不能全停,也不能死盯着。偏偏“公顷”和“平方千米”又是升四年级前绕不开的坎。这俩词乍一看,挺像“天书”,真说起来,和日常生活也脱不开关系。想象一下新闻联播里说“某地新增绿化面积2000公顷”,孩子如果没概念,脑子里就是一团糨糊。可要是能顺手掌握住,四上数学开学就有底气了
孩子常见的“公顷”困惑
家长会问:为啥面积单位突然变大了
有的孩子三年级还在用“平方米”,结果暑假一过,“公顷”“平方千米”都来了。其实这不是难为孩子,而是让他们慢慢建立“面积”的尺度感。小时候觉得操场好大,上了四年级再回头一看,原来才一公顷都不到。面积单位的变化,其实是空间认知的升级
公顷和平方千米到底怎么换算
家长自己都搞不清楚的,孩子肯定得蒙。换算关系,其实记住下面几点,基本不容易出错:
- 1公顷=10000平方米
- 1平方千米=100公顷
- 1平方千米=1000000平方米
- 公顷和平方千米不是想怎么换就怎么换,每次都要回到“平方米”作中转
很多孩子一到实际题就慌,这时候,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,找找生活里的例子。比如:一块足球场大约0.7公顷,一座普通小学可能占地两三公顷,城市一大片公园,动辄就好几十公顷。
暑假预习题,怎么高效利用
预习题不是“刷题”,而是提前激活思路
有家长问,预习题到底要不要做完?其实没必要追求数量,而是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的“面积感”。做题时可以试试:
- 先自己画画,1公顷是什么概念?在纸上比划比划
- 让孩子自己说说“家里小区有几公顷”“一个足球场有多大”
- 题目里涉及换算,别怕慢,哪怕每步都写出来
- 做完可以回头想想,哪些地方还模模糊糊,马上查查课本,或者问问老师
很多专家都强调,数学的本质是理解,不是死记。预习题的意义,其实是帮孩子在还没有压力的时候,提前适应四年级的思维方式
对了,还有个事想提醒下,家长自己如果有点迷糊,不妨和孩子一起查查资料,不用觉得丢人。孩子看到大人也“学数学”,反而更愿意开口问问题
生活里,每天都在用面积单位
别小看这些单位,生活里其实处处都有:
- 看新闻说某个城市“新增绿地3000公顷”
- 旅游时景区介绍“总面积20平方千米”
- 买房时售楼处说“占地5公顷”
只要多提醒孩子注意这些生活细节,慢慢就不觉得“公顷”和“平方千米”有多难了
其实,孩子暑假里哪怕只做了十几道预习题,认真动脑,开学绝对不慌。最怕的,其实是对这些新概念压根没概念。数学不是背出来的,是用出来的
FAQ
Q: 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怎么记
A: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,记住一万这个数字就很容易了
Q: 公顷和平方千米有什么区别
A: 公顷比平方米大,但平方千米更大,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
Q: 暑假预习题要全部做完吗
A: 预习题重在理解概念,不需要做完,关键要动脑思考
Q: 四年级上册还有哪些面积单位需要记住
A: 除了公顷和平方千米,还需要掌握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等单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