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点击隐藏内容登陆免费获取资料
鸡兔同笼,数学里的小秘密
鸡兔同笼,听着像是小时候爱听的谜语,可偏偏有不少家长每年暑假都跟这个题较劲,尤其三年级升四年级,孩子刚刚开始接触应用题,鸡兔同笼就像是一关闯不过去的卡点,很多孩子在纸上画小圈圈,鸡的兔的,半天也算不明白到底应该怎么下手,不知道你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
其实,这个题的本事远比看起来深,背后藏着数学老师口中最常提到的“方程雏形”和“数形结合思想”,别小看了这道题,很多数学竞赛和奥数的启蒙,都是从这里开始的
家长常见的三种困惑
很多人都觉得鸡兔同笼题其实很简单,不就鸡兔两种动物吗,头和脚一对比,数字一凑,答案就有了,可真让孩子独立做题的时候,往往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:
- 孩子一遇见类似题目就下意识画图,每次都画得满满当当,结果还是算错,总觉得自己会了,其实一换数字全乱了
- 有的孩子一看到“鸡兔同笼”就背公式,什么“用脚数减去头数乘以2再除以2”,背是背下来了,稍微换个问法就彻底懵了
- 有的家长着急,自己在网上搜各种解题套路,试着教孩子一步步算,孩子却死活不理解“为啥要这么做”,最后搞得大人小孩都心烦
这些困扰反反复复出现,其实和孩子对应用题的理解深度有关,单纯靠画图或者死记公式,很难真正掌握数学思维
数学老师怎么看鸡兔同笼
有个数学老师说过一句话挺有意思:“鸡兔同笼不是考会不会画图,是考孩子有没有数形结合的意识”老师们其实很少让孩子死记硬背,反而更希望孩子能尝试下面这些小方法:
- 换一个角度去思考:比如假设全是鸡,假设全是兔,剩下的脚数怎么来的,能不能用减法搞定
- 画图不是目的,是帮助推理和理解,中途可以停下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
- 不要急着写公式,先用自己的话说一遍题意,再用数字慢慢代入
这样一来,孩子遇到类似题目时就不会陷入“套路误区”,而是能灵活变通,这比单纯做几道题重要太多
暑假练习,怎么才能有效果
对了,还有个事情想说,很多暑假练习册其实题量惊人,但真正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思考的,往往就是那几道“鸡兔同笼”变式题,有些家长一看孩子做得慢,就忍不住催,可其实慢慢推敲、反复琢磨,才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积累
这里有几个建议,可以试试看:
- 每天只做1到2道鸡兔同笼题目,把全部解题过程用说的讲给家长听
- 鼓励孩子尝试用不同方法解答,比如画图法、假设法、列表法,甚至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描述题目
- 遇到不会的地方,不要急着给答案,可以给个小提示,比如“你觉得脚数多出来的是从哪来的”,引导孩子自己思考
有时候家长的耐心,比任何一本练习册都管用
FAQ
Q: 鸡兔同笼题适合几岁孩子练习
A: 一般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孩子最合适,刚好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阶段
Q: 怎么让孩子不死记公式而是理解题意
A: 通过假设、画图、讲解,让孩子先用自己的方法理解,再慢慢引入方法
Q: 暑假做多少题合适
A: 不建议题海战术,每天1到2道变式题,重点在思考和表达过程
Q: 家长不会讲怎么办
A: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题讨论,引导孩子多说自己的思路,必要时查阅权威资料辅助